韩国毛片免费大片-韩国毛片免费-韩国毛片基地-韩国毛片 免费-韩国毛片-韩国妈妈的朋友在线播放

聯系方式Contact
地址:江蘇昆山市象嶼兩岸7號樓 15層
郵編:215300
資訊熱線:13405132033
郵箱:wj@kunxintong.com
文章搜索Search

CSS3選擇器:nth-child和:nth-of-type之間的差異

2016年09月23月 |發布者:管理員  點擊:

一、深呼吸,直接內容

:nth-child和:nth-of-type都是CSS3中的偽類選擇器,其作用近似卻又不完全一樣,對于不熟悉的人對其可能不是很區分,本文就將介紹兩者的不同,以便于大家正確靈活使用這兩類選擇器。

先看一個簡單的實例,首先是HTML部分:

<section>
    <p>我是第1個p標簽</p>
    <p>我是第2個p標簽</p>  <!-- 希望這個變紅 -->
</section>

然后兩個選擇器相對應的CSS代碼如下:

p:nth-child(2) { color: red; }
p:nth-of-type(2) { color: red; }

上面這個例子中,這兩個選擇器所實現的效果是一致的,第二個p標簽的文字變成了紅色,如下截圖(截自IE9):
CSS3 :nth-child和:nth-of-type選擇器差異第一個實例截圖

盡管上面兩個demo的最后效果一致,但是兩個選擇器之間存在差異是必然的。

對于:nth-child選擇器,在簡單白話文中,意味著選擇一個元素如果:

  1. 這是個段落元素
  2. 這是父標簽的第二個孩子元素

對于:nth-of-type選擇器,意味著選擇一個元素如果:

  1. 選擇父標簽的第二個段落子元素

:nth-of-type選擇器,恩……怎么講呢?限制條件少點~~

我們把上面的實例稍作修改,就可以看到這兩個選擇器之間的差異表現了,如下HTML代碼:

<section>
    <div>我是一個普通的div標簽</div>
    <p>我是第1個p標簽</p>
    <p>我是第2個p標簽</p>  <!-- 希望這個變紅 -->
</section>

還是與上面例子一致的CSS測試代碼:

p:nth-child(2) { color: red; }
p:nth-of-type(2) { color: red; }

這時候兩個選擇器所渲染的結果就不一樣了。

p:nth-child(2)悲劇了,其渲染的結果不是第二個p標簽文字變紅,而是第一個p標簽,也就是父標簽的第二個子元素。如下效果截圖:
CSS3 :nth-child和:nth-of-type選擇器差異實例頁面截圖

您可以狠狠地點擊這里::nth-child測試demo2

p:nth-of-type(2)的表現顯得很堅挺,其把希望渲染的第二個p標簽染紅了,如下截圖:
CSS3 :nth-child和:nth-of-type選擇器差異實例頁面截圖 張鑫旭-鑫空間-鑫生活

您可以狠狠地點擊這里::nth-of-type測試demo2

對照上面兩個選擇器的語義,此處的效果表現差異不難理解。

對于p:nth-child(2)表示這個元素要是p標簽,且是第二個子元素,是兩個必須滿足的條件。于是,就是第一個p標簽顏色為紅色(正好符合:p標簽,第二個子元素)。如果在div標簽后面再插入個span標簽,如下:

<section>
    <div>我是一個普通的div標簽</div>
    <span>我是一個普通的span標簽</span>
    <p>我是第1個p標簽</p>
    <p>我是第2個p標簽</p>  <!-- 希望這個變紅 -->
</section>

那么p:nth-child(2)將不會選擇任何元素。

p:nth-of-type(2)表示父標簽下的第二個p元素,顯然,無論在div標簽后面再插入個span標簽,還是h1標簽,都是第二個p標簽中的文字變紅。

這兩者的差異用一個跟切合實際的情況比喻就是計劃生育查人口:前者是如果是第二胎,且是女孩,罰款!后者是管他第幾胎,第二個出身的女孩,罰款!

二、二次深呼吸,個人體會

老實講,對于:nth-child和:nth-of-type這兩個屬性自己用的并不多,對這兩個屬性的認識就像是一團漿糊。印象在使用:last-child這個類似選擇器的時候,出現了沒有效果的情況,現在想想,就是因為對選擇器的理解不夠透徹,所以使用的時候出問題的。

今天對這兩個選擇器好好地過了遍之后,個人覺得:nth-of-type更彪悍些,不容易出問題,盡管:nth-child貌似更常見些。所以以后要選擇某某元素下的第幾個什么標簽,建議使用:nth-of-type,因為頁面元素插入其他標簽啊什么的是比較常見的,如果使用:nth-child,選擇器可能就是嗝屁。

不過嘛,世事無絕對,最靠譜的就是對這兩個選擇器徹徹底底地了解,具體情況具體使用。

另外一個小小的建議,為了避免出現“尼瑪我的:nth-child變成打醬油的不頂鳥用啦!”這樣的疑問,最好使用父標簽層級限制,而不是當前標簽類型限制。如下示例:

dl :nth-child(2) {  } /* 恩,這個要靠譜些 */
dd:nth-child(2) {  } /* 這個還需要多多斟酌 */

當然,還是那句話,要看實際情況如何,沒有一勞永逸,一方通行的代碼。

目前各個瀏覽器對這兩個選擇器的支持還是挺讓人欣慰的,Firefox 3.5+, Opera 9.5+, Chrome 2+, Safari 3.1+, IE 9+都是pass的。外帶一提的是jQuery支持基本上大多的選擇器,但是,其中并不包括這里的:nth-of-type,好像是因為這個選擇器用的比較少。如果你想讓jQuery也支持該選擇器,可以使用jQuery選擇器擴展插件,完美支持各個CSS3選擇器,要查看此插件請輕輕地點擊這里:jQuery CSS3選擇器擴展插件

對了,同等類型的CSS3偽類選擇器并不止這兩個, :first-of-type, :last-of-type, :nth-last-of-type 以及 :only-of-type等,以后有機會的話會簡單介紹這幾個選擇器的。

三、最后的深呼吸,吐氣,淡然的結語

我之前寫過一篇頗有爭議的文章:精簡高效的CSS命名準則/方法。根據里面的觀點,像:nth-child:nth-of-type這類選擇器應該少用為妙,一是性能,二是本身限制了內容的重用性。

但是,還是那句話,凡事無絕對。有時候因為設計的特殊性,我們可能需要有可以方便控制某些特殊元素的方法,例如浮動列表邊緣處的列表不能有 margin值以實現兩端對齊效果,等。此時CSS3選擇器是權衡下來的最優解決方案。因此,熟悉與理解CSS3中的各個選擇器還是有必要的。

隨著IE6~8瀏覽器緩慢地日落,CSS3的時代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到來,面對這必然的趨勢,我們是時候做好準備了。

感謝閱讀,歡迎糾錯。

 

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來自張鑫旭-鑫空間-鑫生活[http://www.zhangxinxu.com/wordpress/?p=1709]

QQ在線咨詢
客戶服務熱線:
13405132033
地址:
江蘇省昆山市創業路800號中創商業中心1號樓20層